Web與Native的戰爭
移動互聯網的到來,尤其是Html 5的發展讓Web App的發展在這一兩年內突飛猛進,在今年2月發布的Chrome forAndroid中,已經可以通過USB連接PC,利用Web來調試手機上頁面。這是個突破性的創新,也預示著基礎的調試工具及移動框架的發展已經到達了一個相當的水平。
由此,Web App與Native App(客戶端類型的App)之爭也開始由PC向移動平臺轉移,并有愈演愈烈之勢。移動終端的硬件性能使得Web App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對傳統Native App的沖擊不可謂不大。然而移動設備在交互性的需求上比傳統PC又要更加強烈,現階段Native App在用戶界面和交互性體驗上還占有絕對優勢。
因此,現階段的Web App正處于何種境遇,未來又將以怎樣的姿態發展,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討論的話題。
Web App具備的優勢
Web App具備的優勢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Web App最大的方便之處在于免去了頻繁更新的麻煩。一般的Native App隔三差五的更新升級的確讓不少用戶感到厭煩,如果有用過Chrome瀏覽器的朋友應該深有感觸。
Chrome的多版本和頻繁更人讓人眼花繚亂
這樣的情況甚至進而讓一些用戶產生了“強迫癥”,應用一定要用最新的,只要有新版本就一定要更新,因此有大把的時間浪費在檢查軟件是否有更新上。這不是筆者夸大事實,因為筆者自己現在就有這樣的感覺,而這是非常不必要的。
Web App不用用戶手動進行更新,但這不意味著Web App是一成不變從不更新的,它只是將更新的工作從前端移到了后端,由應用開發者在后臺更新,推送到用戶面前的都是全新的版本。這就好比網站改版,用戶無需操作,但獲取的都是最新的體驗。
事實上,Web App能夠免去更新的麻煩,完全是因為它根本就無需安裝,這是個很吊詭的問題,不用安裝當然就不用更新了。Web App的運行環境就是寄生于瀏覽器之中,而瀏覽器是唯一的事實上在所有手機上安裝的運行環境,和任何私有生態環境無關。
這就牽引出了Web App的又一個優勢——跨平臺的高兼容性。Html和瀏覽器正被用于繞過發布孤島,成為疊加在現有操作系統之上的又一個獨立的運行平臺。簡言之,只要一個App能夠在瀏覽器上順利地運行,那么它就可以在任何一個操作系統上工作。
業界的普遍觀點也支持著這一點,Web是開放性很強的領域,不會受到任何單一個體的控制,這跟Native App的規范由微軟、蘋果和Google控制不一樣,Web App的自由與開放隨著Html 5的發展也將會獲得長足的進步。
因此,在應用開發方面,Web App也具備很強的優勢。目前的手機操作系統多達8種,一款應用至少要開發三個主流平臺,這無形中增加了開發成本和開發周期。Web App的多平臺兼容性使開發者僅需要研發一款適用于瀏覽器應用的產品即可滿足不同操作系統的使用需求,開發成本與難度大大降低。
Web App面臨的問題
雖然Html 5的標準推動以及硬件的處理能力使得Web Apps有能力實現類似Native Apps的功能,但由于Web App的開發幾乎完全構建在Webview的基礎之上,因此在Webview上對事件的處理以及響應的能力就直接決定了用戶的體驗,Web Apps的性能問題將是其最大的阻礙。就目前的情形來看,Web App在用戶體驗上還是不能達到Native App的高度。
就一款單一的應用來看,Web App在界面、交互性體驗等方面與Native Apps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單從流量上來看,Web App就要比Native Apps消耗更多的流量,這對用戶來說是很直觀也是很現實的問題。
Web App對于網絡的依賴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它的發展,移動Web App對帶寬等基礎設施要求很高,但短期多數用戶仍難以擺脫低網速。易觀的一份報告顯示Wap網關和非Wap網關兩種方式接入用戶重合率只有9.5%,整體移動互聯網用戶還沒有條件擺脫低網速,這就使得Web App的普及成為一個問題。
既然Web App對于網絡有如此強的依賴性,那么離線問題就不得不被提上桌面?,F在的情況是,Web App一旦脫離網絡就完全處于廢棄的狀態,根本無法工作,這對用戶來說是很難接受的情況。
雖然Html 5在將來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但這中間涉及到分離的js、css文件以及沒有更新的img等靜態元素的緩存問題,同時也存在把動態數據元素緩存及載入的問題,需要重新建立一套解決方案來實現,而這不會是一個很短的過程。
此外,雖然Web App能夠在多平臺之間兼容運行,但諷刺的是,它與設備本地的關聯并不是那么理想。
受限于瀏覽器的功能,有很多本地硬件資源不能被直接訪問,這就使得Web App調用本地文件系統的能力要比Native Apps弱得多。最直觀的反映就是,Web App的消息推送不及Native Apps及時,而攝像撥號等功能的調用更是困難重重。
Web App的現狀及未來
前文我們了解了Web App自身具備的優勢和將要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然而拋開這些糾纏在Web App本身的問題,還有一些疑慮在困擾著Web App的發展。眾所周知,Native Apps尤其是App Atroe里的應用,目前已經成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用戶付費模式和開發者分成模式,所以在Native Apps的生態圈里,開發者的盈利模式是一種明朗狀態。但目前Web App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由于沒有一個相對明確的開發平臺,Web App的開發更多的是處于一種分散的狀態,開發者也是在黑暗中摸索。
App Stroe成熟的付費模式
但這樣的日子也許會在不遠的將來結束,目前在手機瀏覽器中極具分量的UC瀏覽器已經在加速這個過程,以UC瀏覽器為平臺的一批Web App已經開始出現,UC優視總裁俞永福也表示將極力發展自身平臺,為Web App開發者提供一個穩定開放的平臺。
在不久前結束的2012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百度副總裁王勁表示,Web App正處在一個良好的孕育環境中,促進Web App發展的四個條件正在形成。Html 5技術的發展、產業鏈對Html 5的普遍接受、帶寬環境的提升以及云計算的推出,將從根本上改變Web App的接受程度。而到2014年,Web App將進入一個井噴期。
作為中國最重要的搜索引擎,百度在框計算、個人首頁基礎上持續發力Web App,多次舉辦各類大會對開發者進行步道,鼓勵開發者將應用Web化,希望通過搭建開發平臺加強搜索作為入口的優勢。4月初,百度重新調整了移動搜索算法,移動Web App獲得更高權重。
Facebook也收購了Html 5的移動應用開發商Strobe,并正式推出名為Spartan的Html 5移動開發平臺,其目標也在于更好地幫助開發者開發Web App。
Web App目前正在曲折中前進,在開發平臺的逐步完善、產業鏈的認同和開發者的努力下,一定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就如UC優視總裁俞永福所預言,未來Web App將代替Native App成為主流的APP平臺,但是未來兩年的發展中,客戶端將和Web App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這個過程將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
原文地址:http://soft.zol.com.cn/296/2963241_all.html
上一篇:移動互聯產業五大發展趨勢 | 下一篇:百度率先完成Web App布局 美專家預言或成真 |